“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970年11月15日,47岁的王进喜因病去世。一辈子奋斗在油田里的“铁人”,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幸福的一生。“铁人”倒下后,他的儿女们都过得如何呢?能否继续发扬着他的精神贡献社会?这成了世人纷纷关心并好奇的事情。唯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对话“铁人” 百年奋进——“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专家学者寻根追忆百年前,“十斤娃”在玉门的一个小乡村出生;百年后,“铁人”精神传遍祖国大地。“铁人”王进喜何以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代石油工人模范,继而作为民族英雄被人传颂?
“铁人”王进喜,甘肃人,生于1923年,小时候家境贫寒,十几岁进了资本家的石油公司当学徒。当时我国钻井技术落后,经验少,又缺乏器材,在当时条件为多打井支援工业建设,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
10月8日,在甘肃玉门铁人干部学院王进喜纪念馆前,举行了追忆“铁人”事迹活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义战鹰,玉门油田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灵芝,王进喜长子、大庆油田方兴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王月平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共同开设“读故事学党史”专栏。
历任司钻、钻井队长、大队长、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1960年,在母亲的支持下,王进喜带着在玉门油矿培养出的37位钻井队精兵强将来到了大庆油田,面对着杂草丛生的荒原,王进喜喊出了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誓言。
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他的名字与“铁人”二字紧紧相连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就是王进喜一个用生命书写忠诚与奉献的石油工人一个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紧密相连的民族英雄王进喜1923年10月生于甘肃省玉门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他经历了无数艰辛与困苦但这并
10月8日,由酒泉市委网信办和玉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铁人在酒泉”主题宣传采访团参加了由玉门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多视角、多形式宣传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展示酒泉干部群众积极践行铁人精神,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