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著名作家周而复同名小说改编、首播于1989年的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5月13日起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该剧以195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艰难历程,折射出解放初期上海的时代风貌。
《上海的早晨》,是现代作家周而复创作的长篇小说,共4部,写的是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也就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巨大社会变革。《上海的早晨》,结构庞大、人物众多,称得上是一部鸿篇巨制。
一百多年来,上海在中国人的眼里,那才是人间天堂,而非传统文化里定位的苏杭,上海的衣食住行都是另一个世界的风景——工业革命的现代性最早大面积地植入了这片当年的小渔村,那外滩“渔人码头”的宏大规模,远比西方任何国家的“渔人码头”都要壮美,“东方巴黎”还是晚清至20世纪的说辞,21世纪那就是世界魔都。
华夏版画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画像石砖,就具有版画雏形。伴随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版画艺术蓬勃发展,并于明、清两朝达到鼎盛。后因现代印刷术兴起,版画因成本高、工艺难而式微。上世纪50年代,吹塑纸替代传统制版材料,简化工艺,版画重回大众视野,成为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特色文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