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先锋,渤健是Charles Weissmann、Heinz Schaller、Kenneth Murray 与诺贝尔奖获得者Walter Gilbert 和 Phillip Sharp在 1978 年成立的全球首批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陈俊杰今日(2月16日),国内第一梯队创新药企业诺诚健华(SH688428,股价15.24元,市值268.88亿元)开盘大跌,截至发稿A股和港股的跌幅分别为17.98%和26.68%。消息面上,前一日盘后,公司发布公告称重获奥布替尼全球权利。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界面新闻记者获悉,诺诚健华日前任命陈少峰为新任首席商务官,原首席商务官金肖东转岗担任公司首席业务开发官。诺诚健华官网已经将首席商务官更换为陈少峰。陈少峰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学士学位、中欧国际商学院的行政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5月14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诺诚健华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下降12.44%,亏损规模为1.42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诺诚健华表示,主要系汇率变动、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服务收入同比减少等原因所致。其中,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合计为1.78亿元,同比增长26.09%。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陈俊杰1月20日,康诺亚和诺诚健华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及其双方的合资公司共同和Prolium Bioscience(下称Prolium)达成许可合作,授权Prolium开发和商业化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ICP-B02(CM355)。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几年,国内的生物医药产值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部分技术已在全球弯道超车,但中国仍有大量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癌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五年生存率低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的生物医药人任重而道远。
11月11日晚间,诺诚健华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诺诚健华实现营收6.98亿元,同比增长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净亏损为2.85亿元,同比收窄47.1%;毛利率86%,同比增长4.8%。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王玉玲)13日晚间,港股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发布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增长21.68%,前三季度净亏损为5.31亿元,较去年前三季度8.34亿元的净亏损有所收窄。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在创新药寒冬下一些创新药企为紧缺的现金流担忧时,诺诚健华宣布拿出30亿买理财产品。6月26日,诺诚健华公告称,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及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拟使用闲置自有资金不超过30亿元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投资产品。
文/姜伊菲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国内Biotech行业正加速进入新的周期,行业重组、收购、剥离、关停的现象频繁出现,Biotech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许多缺乏产品竞争力和资金支持的企业却面临困境,发展受阻,甚至难以为继。
近日,赛诺菲的Rilzabrutinib在中国申报上市,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赛诺菲Rilzabrutinib申报上市之前,国内已有5款BTK抑制剂获批,包括艾伯维/强生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可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礼来的Pirtobrutinib,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血液瘤,仅有少数获批自免疾病。
2023年,对生物制药企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生物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另一方面,随着医保政策整体进入优化阶段,叠加老龄化趋势加剧、公众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医药行业也在持续释放回暖信号。近期,生物制药上市企业陆续交出2023年“成绩单”。
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正式官宣。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今年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