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1 缘起清晨,一抹淡淡的晨曦,悄悄照进18岁少女的闺房。此刻,她才意识到自己一夜未眠。她揽镜理妆,镜中,她美丽的双眸已经红肿如桃。她的手里,还捧着他给她的日记本。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确像它的俄文意译“明媚的林间空地”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俄罗斯风景油画:茂密的森林一碧如染,野花盛开草地绚丽清芬,浅棕色蘑菇散发幽幽清香,风儿在低吟,鸟儿在歌唱,夕阳映照着池塘,炊烟在袅袅升腾。
乘车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向西南方向前行,经过一望无际的森林、沼泽地和河流,约三个多小时,就到达俄罗斯城市图拉。穿越图拉市街,再往南行20分钟路程,就是著名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这里就是俄国闻名的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庄园,现在是纪念托尔斯泰的博物馆。
Victor O. Buyniak, “Stendhal as young Tolstoy's Literary Model” in Études Slaves et Est-Européennes / Slavic and East-European Studies, Vol. 5, No. 1/2 , pp. 16-27。
顾羽佳/整理“娜塔莎之舞”是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一幕经典场景,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俄国人东方与西方“两种灵魂”的撕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建华教授以这个现象为切入点,介绍了俄国史学界在语言—文化转向背景下的改变,并为论述了该如何建立“中国的俄罗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