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四川信托可能正在面临考验。5月11日,市场有消息称,“四川信托即将被监管部门接管,停止所有资金池业务,高管个人护照全部上缴。资金池业务上周已经停止募集。”同日深夜,四川信托在官网发《声明》称,这是别有用心者捏造并散播的不实信息,严重诋毁了公司声誉。
近日,有投资人向信托圈内人称,其认购了一款央企信托发行的产品,底层投向不明确,疑似投资管理团队滚动发行非标资金池类产品承接违约项目,将风险隐瞒转移给后进场的投资人。据该投资人称,多次向信托公司申请披露资金投向,都遭到拒绝,有可能投向了已经违约的地产公司,承接风险项目。
□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发布关于同意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同意四川信托有限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这一决定标志着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坚决态度,更是对整个信托行业乃至金融市场的一次深刻警示。
早在2021年底,四川银保监局方面便在四川信托委托人沟通会上表示,目前已对刘沧龙、陈洪亮等15人实施禁止一定期限内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一定期限内董事、高管任职资格、警告并罚款等方式的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共计672万元。
2017年末,信托业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6.25万亿的历史峰值。此后,在资管新规及金融去杠杆的政策作用下,信托业进入缩表通道。至2020年二季度末,全行业的信托管理规模降至21.28万亿元,较历史峰值下降接近20%。在此背景下,部分经营激进的民营信托陷入多事之秋。
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同意四川信托有限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同日,四川信托发布公告称,此前公司提交的关于对公司实施破产重整的行政许可申请,已于2024年4月1日获批,下一步,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紧推进后续破产重整相关工作。
自2020年252亿TOT项目“爆雷”起,四川信托历经近四年后,最终走向破产。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发布了《关于同意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同意四川信托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至此,在新华信托宣告破产之后,我国第二家破产信托公司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