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灵机一动到底“动”了哪里?大脑还蕴藏着哪些秘密?如何保持脑健康?灵机一动。灵机一动,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么这“一动”到底动了哪里呢?脑是人体一切行为活动的“司令部”,当我们绞尽脑汁或者灵机一动的时候,主要是大脑皮层的额叶在活动。
A.1裁 2喻 3诸B.1裁 2谕 3诸C.1材 2谕 3褚D.1材 2喻 3褚16.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蝉蜕 狭隘 迫不及待 人迹罕致B.绫乱 晕眩 兴高采烈 见异思迁C.冷漠 殉职 众目睽睽 喜出忘外D.宽敞 怅然 人声鼎沸 大相径庭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感概 匍匐 不求甚解 人迹罕至B.酝酿 流淌 漠不关心 各得其所C.纯粹 凌乱 沉默寡言 惶然大悟D.蜷伏 云霄 油然而生 花团景簇18.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缥缈 狡猾 头衔 辨别B.蹒跚 叮嘱 澄澈 派遣C.禁锢 篷勃 温驯 惩戒D.坍塌 殉职 企盼 恍惚1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晕眩 帐篷 安祥 恍然大悟B.张扬 怂恿 诀别 油然而生C.渊博 分歧 贮蓄 混为一谈D.绽开 憔悴 气概 咄咄逼人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封面新闻 2月12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在其官微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名单,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无爪蜉——“苏轼无爪蜉”,现身名单上第一个。元丰五年(1082年),苏东坡在游览长江北段的赤壁矶后写下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千古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