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期间扎、咬同学,老师发现后对其批评并要求其道歉,因态度敷衍老师责令其再次向同学道歉。得知此事后,家长不干了,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那么,孩子犯错,学校到底可以实施哪些惩戒措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当如何构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
撰写德育论文,参加德育答辩,纳入评优评奖……德育成效该怎样考核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嫱又值毕业季。近日,多所高校要求毕业生结合成长经历撰写德育论文,并进行答辩。于是,关于“德育答辩”和“德育论文”的讨论又一次被大家关注。
6月21日,毕业生在北京交通大学拍照留念。 新华社发6月1日,山东威海,大学生在与招聘企业交流。 光明图片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毕业典礼。 新华社发又值毕业季。近日,多所高校要求毕业生结合成长经历撰写德育论文,并进行答辩。
近年来,个别学生因为道德教育缺失,引发了一系列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的违法犯罪行为。注重“五育”并举发展,重视德育先行,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迫在眉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育人之本,德育先行。
一、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记忆口诀:通过统一活动,克服长期矛盾。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漫画/高岳本报记者 徐伟伦学生在校期间扎、咬同学,老师发现后对其批评并要求其道歉,因态度敷衍老师责令其再次向同学道歉。得知此事后,家长不干了,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那么,孩子犯错,学校到底可以实施哪些惩戒措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当如何构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
原标题:教育惩戒学生应秉持合法适度原则法治日报记者 徐伟伦学生在校期间扎、咬同学,老师发现后对其批评并要求其道歉,因态度敷衍老师责令其再次向同学道歉。得知此事后,家长不干了,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那么,孩子犯错,学校到底可以实施哪些惩戒措施?
学生在校期间扎、咬同学,老师发现后对其批评并要求其道歉,因态度敷衍老师责令其再次向同学道歉。得知此事后,家长不干了,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那么,孩子犯错,学校到底可以实施哪些惩戒措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当如何构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