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重磅新政接连出台,支持力度空前。5月17日,央行等宣布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同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房子像人一样也会变老,老了也会生病。”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如此形容目前老旧小区所处的状态。据住建部此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进入了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韶葵 实习生吴澄雨 上海报道又是一年中报季。截至7月25日,A股104家上市房企中,有72家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的房企有47家,占比超过6成,预计亏损额为274.78亿元~348.85亿元。
近两年来,保交付已成为各大房企的头号工作要务,并成为房企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体现。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350万套保交付项目已实现交付超300万套,交付率超过86%。今年以来,房企在交付上更是下了大力气,有企业上半年的交付规模已与2023年全年持平。
为去库存,各地“各显神通”,创新了不少举措。近日,安徽芜湖发布《关于优化芜湖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推出了包括支持人才安居、加大购房补贴力度、支持“以旧换新”、取消楼层差价限制、深入推进带押过户等一系列措施。其中颇引市场关注的一项举措为“探索购买部分产权”。
9月底楼市新政释放的“最强维稳信号”,快速传递到了房企销售端。据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10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大涨73%,业绩规模达到年内次高;同比增长7.1%;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销售额已连续7个月收窄。
近两年来,购房者买房后最大的担忧早已从房屋质量、高位站岗演变为能否交付。近期,南京一停工项目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退房退款。这一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由华南房企珠江投资开发建设,2021年7月首开。
5月17日,央行连发利好消息,全面降低购房首付和房贷利率,取消全国层面首套和二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出席相关会议时,强调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买房门槛迎来了新一轮下调。5月1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明确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在集中力量冲业绩的6月,又得到政策的强助力,百强房企的销售实现了有效修复。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6月单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389.3亿元,环比增长36.3%,较5月份有所好转;同比下降约16.7%,较此前的单月动辄30%-40%的降幅亦有显著收窄。
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还赋予了行业新的特征。从市场变化来看,各大房企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一时间,房地产行业的代建风浪正如潮涌至,被称为“下一个亿万级蓝海市场”。无论是头部房企,还是中小型房企,都纷纷在代建赛道上有所布局。
债市要闻【置换债效果显现,多地隐债清零、融资成本降低,今年已发行4800多亿】今年用于置换隐债的2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或计划发行4800多亿元。近一周有2000多亿的置换债完成发行。同时,今年已发行404.78亿元的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
添加我为微信好友<<<点击左侧, 每日精选三只热门板块金股免费领。【中房协近日组织房企座谈聚焦市场与企业运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房协)最近召集了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代表举行座谈会,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及企业运营状况,并与相关政府部门代表进行了交流。
2024年上半年,房企的土地投资还在继续缩减。坐稳行业首位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只新拿了12块地,相较于2023年同期新获41个项目,总地价亦从上年同期的709亿元骤减至126亿元,销售“一哥”的投资拓展力度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