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西药已经很普遍的被运用,但是还是很多人对中药深信不疑。尤其对慢性病,很多人还是选择中药治疗。很多大医院都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殊不知为了提高煎药的效率,很多都只熬一次装袋了事,浪费了药材。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如何选择熬药的锅1.
(CFP供图)●煎煮中药不宜使用铁、铝等金属器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毒副作用较大的中药要用慢火久煎,以降低其毒性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王卫平副主任中药师广州人对中医中药一向情有独钟。炎炎夏日即将袭来,很多人都会选择煎煮中药来调理身体,以达到阴阳平衡。
中药管不管用,能起多大作用,首先有一个好的中医很重要,其次能开出好的药方很重要,再者中药的质量合格、有效成分能达标很重要,最后到了患者手里,能不能正确煎煮,保证这些草药的“精华”都留在一碗汤里,也是不亚于前几个步骤的关键环节。
我见过在门诊中药房,有位年轻的患者因为不懂煎药,在发药药师的一番交待后仍然不懂,直接就走掉了,叫都叫不住,留下几剂中药在风中凌乱…这事没有夸张,第一次看完中医,面对医生开的中药,很多人都犯了难:这药怎么煎啊?
加水后浮在水面上的药要用筷子上下翻动,使中药完全浸泡于水中,水面要高出中药2-3cm,煎药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一般每剂应煎三次,第一次煎制时间为开锅后30分钟,第二次用开水量较第一次应少,煎制的时间为开锅后40分钟,第三次同第二次。
将浸泡后的饮片连同水一起倒入器皿中开火煎煮,一般火候控制“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使药液保持微沸状态,中途搅拌2-3次避免煎糊、煎干,煮至药液剩约一碗的量时,停火,稍冷却后及时倒出药液,此为头煎。剩下的药渣加入比第一次略少量的水继续煎煮, 此为二煎,即广东人说的“翻渣” ,煎煮时间比第一煎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