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申请贷款的时候,贷款中介提出要提供紧急联系人。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所谓紧急联系人,一般是在贷款申请过程中填写的备用联系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联系不到申请者的情况下才会拨打。
笔者日前在《谈谈商业银行助贷合作的个人信息断直连》一文中曾经指出,断直连对于整个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健康合规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但在所对应的具体事项中还有较多尚未清楚的地方,倘若不把概念及范围更加理顺一些,则很容易在后续的各地方执行中造成一刀切现象。
“40万,我是不是遇到AB贷了?”最近,昆明市民李先生向开屏新闻反映,他帮朋友忙,作为紧急联系人在一家助贷公司填写相关资料时,助贷公司除了让他填写电话号码,还要其提供个人身份证和个人征信报告。“怎么感觉,是我在贷款一样。”对此,李先生很困惑。
戈女士频繁收到催收短信(手机购买于3月)。 (来源:受访者)信网11月25日讯 “孙某某,家庭非低保贫困,有劳动能力,须知拖欠一时爽,家人知晓,颜面无存。”自2023年以来,市民戈女士经常会收到“省呗”平台发来的各式各样的催款短信,但是她并没有向平台借过钱。
最近因为有朋友想贷款,但是自己又没有相关常识和经验,所以拉上了我去陪他跑了几家助贷公司,发现各家客户都还挺多,市场需求应该很大,但是听交谈很多人都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去了之后就任人摆布,结果却无法下款,白白浪费的时间,也导致了一些本来资金紧张的人寄希望于此以为能贷出来,结果却因为
“银行最新产品,不看查询,不看负债,额度30万”、“年化5%,最高授信50万,有逾期也可以贷”…近日,不少线下助贷业务员蜂拥向北京商报记者推荐类似贷款产品,从宣传来看,大都打上了“银行产品”、“大额”、“低息”、“不看征信”等标签,甚至部分业务员还宣称有征信修复渠道、可包装信贷资料,甚至能走银行信贷“后门”…
杭州的张先生(化名)联系我们“小强帮忙团”,他说自己有个认识了十几年的朋友,对方投资失败急需用钱,找中介公司向银行贷款,因为征信不好,需要自己当“紧急联系人”去帮他贷款。他一开始觉得没什么风险,可没想到一通操作下来,自己竟背上了一百万元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