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仲景的众多经典方剂中,小柴胡汤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它作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一直以来的运用频率都非常高,民间甚至有“用好小柴胡,不用找大夫”的说法,那么,小柴胡汤这个“千古神方”,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大家好,这里是中医健康圈!今天聊一聊经典方剂——小柴胡汤。“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小柴胡汤这个“仲景名方”,可以和解少阳,治疗感冒,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小柴胡汤是一个调解肝胆气机的方子,有柴胡可以疏通肝胆,黄芩来清泻肝胆湿热,对于一些邪在肝胆的症状,都有很好的作用,现在沈医生就把这8个适应症告诉你。
大家好, 我是中医博士王佰庆。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伤寒论》里的小柴胡汤,方中只有7味药,但却被列为和解诸方之首。有解热、抗炎、免疫调节、抗感染等药理作用,能治疗各种发热性、呼吸性、免疫性等。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实属一张“解百病之良方”。
《伤寒论》对或然症的有关记载, 主要见于小青龙汤证、 小柴胡汤证、 真武汤证、 通脉四逆汤证及四逆散证5个方证中,均以“或+症状” 的形式呈现, 所涉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共有18个, 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便不利或利, 咳、 腹中痛, 渴、 呕、 悸,噎、 少腹满、 喘、 胸中烦而不呕、 胁下痞鞭、 不渴、 身微热、下利、 咽痛、 利止脉不出、 泄利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