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2024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北京主场活动,10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举办,“科学奇遇记”科普剧表演、仿生机器鱼演示、与棋类机器人对弈……一系列科普活动精
来源:环球网 9月27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导、中电联科技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太阳能发电分会主办、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承办的2024光伏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举行,光伏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技术创新及
2011年12月15日15时三峡电站28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那天,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研究员顾国彪再次俯瞰三峡两岸50多年蛰伏的情绪如万波奔腾的江水倾泻而下三峡电站28号机组转子吊装。
本报记者 尹晓宇位于江苏盐城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的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里,若干个500千瓦/5千伏直流变换模块正在江苏晶焱实验室里被组装起来,准备装入风电机组进行测试,只见工程师们像搭积木一样,累叠、布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一波研究员团队原创性提出可再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超临界CO₂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近日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价。
钙钛矿技术迈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近日,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在江苏无锡投产运行。该产线由极电光能自主设计开发,能够规模化生产超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及大面积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将产出约180万片钙钛矿光伏组件。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使用过程清洁无污染,发展零碳排放的电解制氢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太阳能高温电解制氢方面获进展,为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高效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技术攻关、工程建设,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研制成功。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发电机组发电功率、热功转换效率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