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39篇,上接这篇朱元璋智破汉人北伐必败之局。事后看似乎胜利的理所应当,但置身当时视角,元朝仍旧实力强劲,北京经营百年,壕深墙高,在外还有王保保的30万铁骑,东北纳哈出东北军20万虎视眈眈,西北诸王又拥兵玉门关前。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本文是《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38篇,上接这篇来到韭菜地,就往死里薅(时政记者读明史第37)前言:中国北伐者多矣,刘裕、桓温,甚至蒋介石都曾阶段性取得成功,可为何只有朱元璋打破历史悖论,自南至北实现统一?为什么朱元璋竟能在北方平原,以步兵打败蒙古骑兵?
西安汉唐两朝都有把长安作为国都是鉴于开国时诸多优势,但随着经济中心向东偏移,在长安定都已经无法完全控制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疆域,所以后来开始在洛阳定都,定都南京的政权不是更偏向进攻,而是无险可守导致的,没有江淮,江南政权的结局都是一样,吴国是,陈国也是。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了明朝的开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朱元璋能建立明朝,其实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他听了谋士朱升的话,选择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第二,他运气很好,在他成长到足够强大之前,北方一直有起义军主力,替他挡住了元朝的主力军队,这让老朱有了持续发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