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针对大数据杀熟乱象,法律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于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国家层面建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环境,确保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落到实处,建议在学习和贯彻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十大核心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日前获得通过,并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一共74个条文,既是从维护个人在数字化时代的人格尊严和公平实践的角度制定的,也充分考虑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合理需求和趋势,旨在确立和保护自然人对于个人信息的尊严、安全和公平使用的合理要求。
来源:民政部网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宣传部、政法委、网信办、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卫生健康委、广播电视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关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宣传部、政
为规范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使用,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困境儿童合法权益,近日,民政部、全国妇联等18部门印发《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办法规定:要求民政部门在组织实施社会救助、慈善帮扶、关爱服务时,要依法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
关于印发《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的通知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使用,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困境儿童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法治进行时、时间财经、北京时间接诉即办联合发起“诚信之光”——315融媒守护行动,就当下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揭露各种消费陷阱,帮助大家提升消费安全意识,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