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心理健康和个人特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都有什么样的烦恼和压力?我们又该如何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守护孩子健康成长呢?
15岁的小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后,性格大变,往日的活泼开朗变得沉默寡言,拒绝与家人交流,甚至在学校也表现得孤僻。这样的变化让父母深感担忧,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场车祸可能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创伤。
一周热话题孩子步入青春期,家长眼中的Ta突然变了模样,而孩子自身也仿若踏入了一片全新却满布矛盾与困惑的天地。身体的剧变带来新奇与不安,镜中那日渐成熟的面容和体态,正将童年的记忆渐渐推向远方,诸多疑问在心底翻涌,却不知向谁诉说。
孩子从开始出现身体和情绪问题,到躺平走向恢复复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基本要按年来计算。家长感觉天塌,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孩子怎么就不上学了,无法理解孩子为何不上学,开始用各种方法,有的家长会动用武力打孩子等逼迫手段,有的孩子会去学校,在能去学校的孩子中有的无法坚持,很快又退回家中,有个别会表面恢复正常能坚持上学,但隐患在,恐怕日后再次躺平的几率也比较高,特别是进入大学和工作后压力更大。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日讯 16岁女孩小莉(化名)从高一下学期起就有点反常,上学不积极,不是头疼脑热就是有点小情绪,上课总是发呆走神,成绩接连下降。后来发展到看着窗外莫名流泪,歇斯底里地抓头发、捶脑袋,妈妈张女士带她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中度抑郁,重度焦虑。
四年前深圳一名16岁高颜值孤独症男孩在网络上走红他叫李岱沣这位“星星的孩子”以出色的陶笛吹奏表演和干净的外貌打动了无数的网友四年的成长过程有着很多不易和艰辛但小岱一步一步坚定地走着直到迎来20岁的年华视频里正在唱歌的男生就是李岱沣,20岁的他已经褪去了稚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