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最苦最乱的,是五代更迭的中原地区,而在南方,浙江一带的吴越国、福建一带的闽国则是一番太平景象。据说他出生时相貌丑陋,哭声很怪,他爸爸钱宽认为不祥,想把这孩子丢到屋后的井里,幸亏阿婆不许,留下一条小生命,所以钱鏐小名“婆留”,这口“婆留井”,至今还在临安。
《战火中的青春》热播,再现了抗战初期中国高校在日军炮火的追逐下不屈不挠的文化西迁壮举,看得人心潮起伏,热血沸腾。然而真实历史上,抗战初期的大西迁运动,不仅仅只有北方3大高校西迁,还有华东各大高校西迁;不仅仅只有大学西迁,还有工业西迁,首都西迁。
2024年,我跟复旦档案馆同事去清华大学图书馆,寻访复旦大学新校史馆的展陈资料。此次寻访,与一位名叫“杨庆燮”的传奇人物有关。杨庆燮是复旦校友,于1931年至1936年入读复旦。这一时期,正是国内抗日救亡浪潮高涨之际,复旦勇立潮头,杨庆燮是其中的一员。
1938年1月25日,重庆城下半城望龙门附近的沙利文饭店,忽然来了十余位大多说着“吴侬软语”,神色却格外凝重的客人。这些稀客并非为品尝那儿有名的英式西餐而来,也无意与近在咫尺的聚兴诚银行(川省首屈一指的民营银行)总部的金融界老友相聚。
味精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料。今天的中国,味精年产量已占全球需求量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味精生产大国。然而,鲜有人知道的是,百年前的中国,国内味精市场却一度被日本品牌所垄断......那么,中国味精市场是什么时候回到中国人自己手上的?其间经历了怎样一番曲折与发展?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45天,除了常住红岩村,林园、特园、桂园也是其主要活动地。毛泽东在谈判期间开展了广泛的统战工作和社交活动,用行动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真诚谋求和平,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展现了共产党领袖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