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招牌设施对城市风貌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数量多、更替频率快、管控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响应黄浦发展战略,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和营商环境,实现城区户外招牌设施设置的规范管理,近日,《黄浦区户外招牌设施设置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发布。
图说:南翔老街更新后的店招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摄(下同)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去年12月实施,其中对户外广告招牌许可制度进行了调整,从全面许可调整为“许可+备案”的分类管理模式。新规施行9个多月,上海户外招牌“纳管”情况如何?安全性有否保障?
为加强户外招牌设置管理,保障城市整洁、有序、温馨、安全、美观,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的通知》(沪绿容【2023】81号),自今年5月1日实施。
上海是我国户外广告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2月,上海南京路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户外广告牌。户外广告设施作为城市空间景观的组成部分、商业文化和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是户外广告设施管理的基本依据。
店招店牌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其设置形态、色彩、材料及规格不仅影响着整体效果,还直接关系到市容市貌以及公共安全。因此,在设立户外招牌时,应当符合户外招牌技术规范和设置导则的要求。近期,浦东新区航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辖区内的户外招牌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
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条例》按照“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城市运行安全的要求,对户外招牌的许可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从全面许可调整为“许可+备案”的分类管理模式,并细化了管理要求。
案情回顾近期由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发现青浦区香花桥街道清河湾路某足浴店设置户外招牌挡住外墙窗户上的逃生通道口的情况。青浦区香花桥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执法人员获悉上述情况后,立刻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该足浴店临街窗户上的确设有户外招牌,挡住了逃生窗。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容市貌,近日,天目西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成功劝导一户商家自行拆除了位于芷江西路普善路路口的一处广告牌。该广告牌处于芷江西路与普善路交叉口的显著位置,因其设计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不仅影响了街面的美观,也给过往行人带来了视觉上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