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胰腺癌患者因为没钱医治,手术后不进行任何化疗、放疗,却坚强地活了下来,3年后提着一篮鸡蛋来医院看望大夫,把医生都吓了一跳;有的患者财力雄厚,不惜一切代价做了全套治疗,却在术后3个月发生转移、6个月出现腹水、9个月去世。
图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团队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团队探索发现,胰腺癌细胞中一种调节细胞内糖酵解的生物分子——磷酸甘油酸激酶PGK1,能够参与抑癌基因Smad4表达阴性的胰腺癌的代谢过程,进而支持这种胰腺癌亚群的增殖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特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团队探索发现,胰腺癌细胞中一种调节细胞内糖酵解的生物分子——磷酸甘油酸激酶PGK1,能够参与抑癌基因Smad4表达阴性的胰腺癌的代谢过程,进而支持这种胰腺癌亚群的增殖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特征。
今天召开的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传出消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领衔研究项目《胰腺肿瘤外科关键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创新与应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0%,素有“癌中之王”之称,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
胰腺癌被誉为"癌中之王",胰腺肿瘤外科也是临床医生面对的"最困难最严峻"的肿瘤难题,如何让"高大上"的胰腺癌研究成果真正的"接地气"?作者:kuku兜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7月16日,第十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PCCA)年会暨第三节上海胰腺肿瘤论坛在上海召开。
照片中其他答辩专家和学生们都着正装,唯独他还是白大褂套着手术衣,脚上是一双绿色的手术洞洞拖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每年承担上海市三分之一胰腺癌手术, 近二分之一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创下国际同类单中心年手术量1500台的纪录,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延长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医者,志在心,责成于事”“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医务工作者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良好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相辅相成。新民晚报医卫专栏“第医线”今起推出系列人物报道“医者”,以整版篇幅专题介绍受群众欢迎、获业界赞誉的医德医术俱佳的申城好医生。
有的胰腺癌患者因为没钱医治,手术后不进行任何化疗、放疗,却坚强地活了下来,3年后提着一篮鸡蛋来医院看望大夫,把医生都吓了一跳;有的患者财力雄厚,不惜一切代价做了全套治疗,却在术后3个月发生转移、6个月出现腹水、9个月去世。
10月23日上午,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在授予的29个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领衔研究的项目《胰腺肿瘤外科关键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创新与应用》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