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眉山天府新区实现了遥感卫星‘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飞速转变。”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担任眉山卫星应用院士专家顾问以来的最大感受。如今,这样的感受再次具象化。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湖北这一个城区,将迎来首座“卫星产业园”,未来或将再次迎来大爆发。卫星产业园整体规划布局,卫星产业园规划用地426亩,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土地200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70197平方米,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多功能产业生态中心、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微小航天器云协同研发中心等,二期规划土地226亩,主要建设项目包含新型航天器研制中心、试验中心、热控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等。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吴忧6月14日,川观新闻记者在“院士眉山行”活动暨第二届眉山卫星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位于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预计月内实现主体竣工,在完成装饰装修工程后,将在今年9月交付使用。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占地117.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陈俊伶 摄影 赵明“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正式开园!”12月30日上午,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以下简称“眉山天府新区”)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揭开“面纱”。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揭牌仪式现场。
1月20日,株洲北斗产业园举行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6个项目,分别为赛德雷特卫星工厂、深圳北斗院株洲分院、时空信息安全试验基地、精飞智能北斗低空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株洲基地以及中美创投北斗产业基金合作项目,这6个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合作基金5亿元。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随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以空间信息为主的产业链逐渐形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倍增器”。
本报记者 徐一鸣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较2022年增长7.09%。其中,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
“2023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生态圈不断扩大,‘+北斗’发展态势明显,经济效益逐步显现,有效拉动了产业链上游基础器件销量。深度融入数字经济,北斗时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北斗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高也在带动北斗海外应用发展。
近日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企业——苏州天硕导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硕导航”)宣布获得A轮数千万元级的融资深创投作为本轮融资的独家投资方全力支持天硕导航的战略规划本轮融资目的是扩展业务、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天硕导航天硕导航成立于2014年,2021年入选苏州工业园
中国日报5月18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18日在北京发布《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2年增长7.09%。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
8848.86米!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随之一同登顶的还有华策制造的一款高精度定位设备,让人类第一次在珠峰峰顶接收到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此次测量还首次将北斗系统与5G通信相结合,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有力保障。
5月7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来到位于青浦区的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简称:北斗西虹桥基地)。背靠虹桥枢纽,这是国内首批正式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北斗导航”为特色产业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