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不知不觉暑假已经步入尾声,9月开学季即将到来。作为家长,您是否也非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近期也十分关注以下话题:中小学生群体会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节后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又该怎么应对?家校之间如何协同陪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学期,“心”准备!
二二二团子女学校开展复学心理疏导课。二二二团子女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向返校复学的初三年级学生和尚未返校的一至八年级学生开展了“青春绽放,心向未来”主题心理调适讲座,旨在调适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并投入当下的学习与生活。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9日讯 自从初二开学后,一向优秀的李妍(化名)像是变了个人。晚上失眠,到凌晨两三点才睡,白天醒得又很早,五点来钟就在客厅沙发上坐着发呆,一上学就发抖,有次在学校门口还直接吐了出来。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7日讯 “孩子能顺利复学。”是许多休学孩子家庭最大的愿望。孩子复学前,家长花了浑身解数:带孩子出门,安慰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学业。复学后,却发现孩子在学校面临的挑战远超家长的预期:学习成绩依旧难跟上,同学之间的社交圈子难以融入......
“心病”少年的复学之路不轻松,需要更多人合力相助。视觉中国供图9月2日,14岁的江月在学校行政楼下告别母亲,背着书包独自向初中教学楼走去。半年前,她曾因重度焦虑、不时惊恐发作而休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她在这个开学季重新回到了校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李彬12岁的王凯(化名)即将重返校园。一年前,他曾因为重度焦虑而休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他选择再次回到学校,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当他踏进校园大门的那一刻,紧张感和不适感再次袭来,王凯赶紧低下头,盯着地面,艰难地走向教室。
孩子从开始出现身体和情绪问题,到躺平走向恢复复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基本要按年来计算。家长感觉天塌,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孩子怎么就不上学了,无法理解孩子为何不上学,开始用各种方法,有的家长会动用武力打孩子等逼迫手段,有的孩子会去学校,在能去学校的孩子中有的无法坚持,很快又退回家中,有个别会表面恢复正常能坚持上学,但隐患在,恐怕日后再次躺平的几率也比较高,特别是进入大学和工作后压力更大。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陈红源 郑梦亭假期即将结束,孩子是否还沉浸在“懒觉模式”?作业堆积如山,生物钟紊乱,焦虑情绪蔓延,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返校焦虑?2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儿少心理科专家。
疫散花开,历时100多天,孩子们终于再次回到春意盎然的校园,回归美好的学校生活。与久别重逢的喜悦伴随而来的,是面对新学期的挑战,不少学生在短暂的开心过后,焦虑、担忧、社恐、注意力不集中……各种“愁滋味”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