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 作者 许亚杰1月17日,随着一瓶香槟酒掷在船首击碎,上汽安吉申诚号正式完成定名仪式和“掷瓶礼”,在汽笛声中迎接数千辆新车驶入船内,并开启首航驶向欧洲。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整车出口共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有望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今天(1月17日),在全国最大汽车出口码头——上海海通国际汽车出口码头,一艘7600车位LNG双燃料滚装远洋船将首航欧洲,这也是由我国船东投资建设的、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滚装船,将助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加速出海。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上汽安吉申诚号是国内第一艘由中国船东投资建设的,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滚装船,共计拥有车位7600个。 受访者/图)1月17日,晴空万里。在上海浦东新区海通码头,一个蓝绿白相间的庞然大物正式起航,远渡重洋驶往荷兰芙拉新港(Flushing)。
近日,中国最大清洁能源汽车运输船上汽安吉申诚号成功首航,这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上汽安吉申诚号长200米、宽38米,高度相当于13层楼,是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
1月17日,7600车位远洋汽车运输船上汽安吉“申诚号”在上海海通码头首航。“申诚号”由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是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运输船。“申诚号”首航意味着中国汽车出海的运力短板进一步补足。
原标题:通过推进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一个企业的码头可以覆盖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引题)建设智慧低碳物流,“碳”寻清洁运输方式(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杨立文3月29日,一条满载钢材的轮船徐徐离开首钢京唐成品码头,前往上海港。
图为中石化上海石油在主场馆周边15座重点加能站开辟绿色加油通道/采访对象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在即,上海已进入“进博时间”。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在城市综合能源和民生物资保障领域早部署、再发力,推出新举措为服务进博会贡献上海石油力量。
容易产生粉尘的砂石骨料被装进敞顶集装箱,“一尘不染”地乘火车进入北京;到达货场后,再由各种氢、电新能源货车接驳,整箱送往北京各个混凝土、沥青厂站。传统汽车运输中,砂石骨料运一路撒一路的场景不见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更实现了全程不烧汽、柴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10月11日电(黄静兰 徐远玲)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11日介绍,当地将实施城市公交车电动化和氢能化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老旧机车淘汰更新、邮政快递老旧设备替代、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标准提升七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
【“发掘绿色新动能”系列报道】绿色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放眼全球,一场由中国引领的“绿色革命”正在进行中。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推动各行各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也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日)发布《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2024)》。根据报告,过去几年我国在绿色物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系列绿色物流评价标准不断出台,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报告,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呈现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