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观:数学家丘成桐。他是哈佛建校386年来唯一一位横跨数学与物理系的双冠教授,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33岁成为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他就是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数学皇帝的丘成桐。14岁时父亲病逝,丘成桐白天打工,晚上研读史记,17岁逆袭考入香港中文大学,仅用3年完成本科学业。
“国家的基础科学成长起来,中国的工业才能有根。”作者:王秦怡“无论你的起点如何,数学永远不会骗你。”生活中到底有没有数学天才?对于那些数学天才来说,数学应该如何学习?研究好数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近日,数学家丘成桐接受了环球人物记者专访。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人物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数学家盼望的不是万两黄金,也不是千年霸业。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丘成桐:让需要的人得到他们需要的《中国慈善家》记者 龚怡洁3月26日,一个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捐赠人为丘成桐先生,他拿出了个人积蓄,宣布将向清华大学捐赠100万美元。2024年3月26日,丘成桐向清华大学捐赠仪式举行。
11月22日晚,清华大学旁边的北京101中学,综合楼一间教室,清华大学副教授林剑锋在教授“拓扑伽罗瓦理论简介”第二讲。他的面前,6名十二三岁的初一少年坐成一排。两个多小时的高等数学课,中间只休息了5分钟,林剑锋感叹他们能坚持下来“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