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污泥当中的莲花,你们要取莲花,切莫向臭浊污泥学习!”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农历四月十三日,被誉为“千古一僧”的鸠摩罗什三藏,在西安草堂寺圆寂前如是嘱咐身边的弟子。“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
鸠摩罗什是谁?龟兹国人。来,读一读,龟和乌龟的龟是同一个字,在这里读(qiu ci),西域地名,现在的新疆库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千古一僧,四大译僧之首,佛门八宗之祖,闪闪的光环,震烁古今的和尚。与玄奘、不空和真谛并称为中国四大译经家,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鸠摩罗什,作为中国佛教的八宗之祖、四大译经家之首,传道讲经的几十年生涯中,他两次破戒娶妻生子。虽是被逼无奈,但他的声望、名节因此受损。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更不影响他在佛教方面的造诣。圆寂火化之后,鸠摩罗什的舌根化作舍利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苻坚接到一个大臣的报告,这个大臣会观天象,他夜观天象发现在中国的西方出现了有一个明星,根据天文推算说在西域一带出了一个大圣人,如果哪个国家能请到这一位圣人这个国家会兴旺,于是苻坚听到之后很欢喜,他说我听说最近在西域龟兹国一带有一位高僧鸠摩罗什法师,会不会是他呢,这位大臣就说很有可能是这一位大德。
释迦摩尼成为了佛教弟子心中膜拜的对象,梁武帝则改变了众多僧侣的饮食方式。印度对于种姓制度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由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有着太子身份的悉达多自幼享受着高种姓群体才能接受到的教育、物质生活。
第一章 从西域神僧到中土大唐:佛教入华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是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受到古代印度哲学的重大影响。在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6-前486年)初创之后,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才逐渐成熟和完善,并开始向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