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祖木热提作为盛唐诗歌的一座高峰,李白其人其文一直都是后世读者研读的重点对象。创作出如此辉煌诗句和篇章的李白,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与艺术理想?在追求人生和艺术理想过程中,他有着怎样的曲折心路,他是如何面对、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关系?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也是被世人传颂的诗仙。他那浪漫、潇洒、随性、率真的性格一直深受后人的赞美。他时而雄浑豪迈、时而细腻婉约的诗歌风格,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可没想到,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居然还有被妻子嫌弃的时候。不过就算被妻子嫌弃,李白也不忘作诗一首,记录下这个特殊的时刻。
近日,抖音和《今日头条》有一首网络热歌《李白的酒,杜甫的愁》,反复听了多遍,歌中“中年可饮李白的酒,但要看开杜甫的愁;可赏苏东坡的明月,但别碰王维的相思红豆” 的歌词听了很是上头,能写出这首歌的人真是读懂了这些古代诗圣人,歌词韵味无穷,浮想联翩,也勾起自己对诗人的诗意和自己人生的解读。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李白杜甫同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延续《诗经》关照现实民生的传统,杜甫对苍生的关怀影响了无数后世文人文心;继承屈原的奇幻诡谲,李白的浪漫豪情也打动着当代每个人的心灵。9月12日,继“杜甫文化季”之后,名人大讲堂将迎来“李白文化季”第一期讲座。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侯杨方教授的新作《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是他花费十年时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的实地考察。新书出版之际,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邀请了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和侯杨方教授做了一次线上对谈。
在《蜀道难》中,李白以虚写实,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也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赏析古代诗歌的虚实结合手法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点。虚实结合原则:抓物象的特点,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抓物象的特殊内涵。
雅与俗,就像一对双胞胎,从先秦文化诞生之初,已开始相伴相随。人们似乎都喜雅而厌俗,当你拿出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旁人说,真是雅作,你定会嘴上谦虚着“不敢当”,心里却美滋滋,而旁人若说,真是俗作,你肯定会不高兴,甚至引发反驳争吵。
李白的《赠汪伦》是友情诗的千古绝唱,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更是将临别不舍之情渲染到极致,而极致之后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那么唐朝时桃花潭究竟有多深?诗人为什么要用“深千尺”来形容桃花潭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