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关“悬崖村”的报道引发了较大关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通向外界的唯一方法是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村里的孩子出去上学每天都要爬这段悬崖,下山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上山则需要90分钟。
阿土列尔村有四个社,除牛觉社在山下,其余都在半山腰。“悬崖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别称,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山坳中,从山脚到山上的村庄海拔落差近千米,17段危险的藤梯曾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图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王曦、薛晨;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晓媛 视频 彭俊):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悬崖村”“90”后彝族小伙儿某色拉博从山下背过很多东西上山回家,有大米、化肥、山羊,甚至在堂哥结婚的时候,按照习俗,他还背过堂哥的新娘。2016年,因“天梯”作为贫困标识而被广为人知的“悬崖村”迎来了巨大变化。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 文莎 摄影 华小峰 吴聃5月,接连的降雨给大凉山深处的河谷披上了绿装,一派生机盎然。“悬崖村”山坡上,一场大雨后,橄榄林青翠碧绿。白色的橄榄花与碧绿的树叶相映生辉,风姿绰约,清香扑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谢文礼 凌雨晴 杨滋 四川报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被外界称“悬崖村”。“悬崖村”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从前,这里的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段藤梯。
见到某色尔布的时候,他刚应聘成为悬崖村“天空之谷”景区的保安,正准备办理入职手续。他搓着手,神情雀跃,“选择这份工作,就是想重新为悬崖村做点事。”悬崖村,某色尔布的老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原阿土列尔村,因“藤梯到钢梯”“钢梯到楼梯”的历史性变迁被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