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五彩饮中八仙抱月瓶,高38cm,抱月瓶的外形最早源自宋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的独特风格,发展成为陈设用艺术品。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
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好仙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书 ·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 》。瓷器画面绘饮中八仙,每每于人物之上书以人名。以清朝为多见。
哥釉青花冬瓜罐子母口,丰肩,弧腹近直,矮圈足,轮制而成,口径8厘米,底径14.5厘米,高28.5厘米。瓷器内外壁皆饰哥瓷。外壁在哥釉之上施堆粉青花,图案为仙人铁拐李在古松下习武,周围山石嶙峋。画工一流,人物绘画的生动传神,铁拐舞的虎虎生风,刻花的逼真形象。
北京前门外西南的杨梅竹斜街,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故得名。康有为、谭嗣同、杨小楼、梁秋实、沈从文等不同时期的名流墨客,都曾经住在这条街上。低檐的房屋,狭窄的小道,深灰色的瓦片,顺着这条街道行走,仿佛是在时间的节点上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