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Cluzeau T,Sebert M, Rahmé R, et al. Eprenetapopt plus azacitidine in TP53-mutated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 phase II study by theGroupe Francophone des Myélodysplasies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1: JCO. 20.02342.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癌症研究》上题为“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in hepatocytes paradoxically promotes non-cell autonomous liver carcinogene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观察到,患有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的肝脏细胞中p53的持续激活,实际上会促进肝癌的发生。
除去头发和指甲,我们人类的各种功能器官都有形成恶性肿瘤的可能,在大多数的癌症里都可能存在一个基因突变——TP53,很多病友的基因检测报告会给出TP53基因突变,给列出来很多可能的药物,但其实这些药物最后没能获得审批,为什么这个如此高频的突变基因没有能出现药物呢?
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盛会,本次ASH大会上,高博医学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克晓燕教授、胡凯主任团队郑培浩医生报告了“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and Survival of CAR T-Cell Therapy in DLBCL Patients with MYC and/or TP53 Abnormalities”,【摘要号3359】。
其中,EGFR基因作为NSCLC靶向治疗的中流砥柱,也有不少共突变的相关研究,这些共突变基因除了给临床预后带来启示,也将为定制联合治疗策略或新药研究开辟新道路,因此相关研究内容非常值得临床医生进行深入了解,小编特摘选了一篇Federica Pezzuto等人于2023年在Lung Cancer重磅发表的一篇名为“The significance of co-mutations in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optimizing the efficacy of targeted therapies?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致癌驱动基因变异有很大的关系,EGFR、ALK和ROS1是非小细胞肺(NSCLC)癌常见的突变靶点。但同样的基因突变,疗效却有明显差异,一部分要归因于另外一个突变——TP53,是导致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差的重要因素。
如在间期中通过调节 CDKN1A 基因的表达,使其转录出的 p21 蛋白阻止细胞周期进入 S 期、M 期等等。在基因疗法领域中,由深圳赛百诺基因研发的基因治疗产品“重组人 p53 腺病毒注射液”是世界上第一款获批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批上市的 p53 基因治疗药物。
日常生活中,提到个人健康管理,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定期体检、少抽烟、少喝酒等传统的健康管理方式。所谓“精准医疗”就是利用人体遗传信息中的异常,来指导我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可以理解为——把你将来可能得的病,来路切断,让它无路可走。
张老已经65岁了,这几天胃一直在疼痛,张老一直有浅表性胃炎,也就没有注意,自己吃点药就好了,可这几天胃疼痛发现吃药也没有缓解,并且发现这几天胃疼痛没有了规律,并且发现自己皮肤变得暗黄,甚至巩膜也变得有点发黄,害怕自己得什么病,就来我们肝胆外科看,做了肝胆胰脾的彩超与增强CT,发现居然是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