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185个国家中,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榜首,分别约为43.9%和48.6%。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其中胃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
胃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胃的黏膜层或近壁处,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并威胁生命。胃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些危险因素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细菌感染和遗传等。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
中新网广州12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近年来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邓艳红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饮食、不规律作息及遗传因素等也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今天,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登上热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幽门螺旋杆菌如何检测?一起来看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一种对生长环境非常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长期生活于人体胃内的细菌。
本文综合自:1Trends of gastric cancer burdens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50.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2024.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胃的黏膜层或近壁处,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并威胁生命。胃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些危险因素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细菌感染和遗传等。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
近日,宁波一名年仅28岁的女性确诊胃癌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关注。该女子已经切除了整个胃部,后续还要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到30岁,家族中又没有肿瘤病史,为何如此年轻就患癌?医生在详细了解该患者的生活习惯与病史后表示:发病与她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胃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并且发现晚,胃癌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酒与吸烟……导致胃癌的6个高危因素,你避开了吗?今天是胃癌关爱日,戳图了解打赢“保胃战”!
它的来临常常毫无征兆,一发现时多数已是中晚期——胃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及女性胃癌发病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5位,以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远离胃癌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那么,如何做到早防早治?这要从胃癌的诱因说起。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摄影 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通讯员 罗俊华 王芳海报制作 彭影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胃癌会让很多人谈之色变,早期的患者绝大部分并无明显症状,等到有明显症状再去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进入进展期或者晚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约为39.7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三,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在胃癌的防治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疑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10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早期胃癌患者通常没有特异性症状,开展胃癌筛查可显著提高胃癌早期病变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