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给百姓造成的仅仅是不好的体验,而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损失,毕竟养老钱和生活费的损失是刻骨铭心的痛。很多人在面临理财损失时质疑:银行理财亏损难道银行真的就没有责任吗?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银行理财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最近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又掀起一波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仅6月份以来已有20余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与此同时,近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普遍下调,部分此前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在3.0%-4.0%的产品,现在的下限已下调至3.0%以下。
资管行业面临新挑战。2024年,在存款利率规范和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1.7%关口、权益市场持续震荡等背景下,“低利率、低利差、资产荒、高波动”的市场环境给全面净值化之后的资管行业出了一道新难题。
2025年开年经历“开门红”后,债市又迎来一波明显调整,导致部分低风险的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出现下滑。3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投资者表示,购买的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净值表现出现回撤。为此,多家理财公司紧急“科普”,安抚投资者情绪。这轮债市调整还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