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以“凝物为景”为主题的“798公共雕塑节”在798·751园区开幕,呈现10件精心打造的公共雕塑。这些雕塑作品不仅是艺术家思想与技艺的结晶,更是与观众进行互动与对话的平台,为北京的寒冬注入温暖与活力。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10月28日下午3点至5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书兵开讲,这场讲座主题为“空间·技术·方式·思维:公共雕塑的责任与路径”,将在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以线下现场讲座+微信视频号直播的方式展开。
在广州雕塑公园的展览馆中,一件名为《鲲》的雕塑作品吸引了广州美术学院学生小张的注意:“鲲”即将跃出树脂塑造的水面,水面下完整的鱼身与水面之上的金属骸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件作品好像在讲故事一样!这个展览为我后续的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小张感叹道。
10月22日,“岭南雕塑园2024年度入园作品小稿展开幕式暨专家顾问座谈交流会”在佛山市禅城区王借岗公园举行。活动中,岭南雕塑园艺术馆正式揭幕。岭南雕塑园将被打造成一个艺术与风景并存的格调空间、禅城区乃至佛山市的文化地标。
记者今天从静安区获悉, 9月26日至12月31日,第八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将在静安雕塑公园及延伸展区——南京西路和苏州河静安段沿线举行。本届雕塑展以“空间协奏”为主题,来自10个国家、31位参展艺术家携作品参展,旨在探索艺术、城市与市民之间的和谐共生。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实习生 陈静怡8月17日,武汉“名家论坛”邀请到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对话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以合美术馆“李象群艺术展”雕塑作品为例,对比中西雕塑史,解读雕塑艺术的历史渊源与传统的当代变革,与现场读者一道,共话图像时代雕塑艺术的表达。
2020年是不凡变革的一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也重新思考我们所生活和占据的空间,同时,欧美“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涉及到一些公共雕塑的去留问题,也让人思考什么是公共空间中合适放置的艺术品,以及公共空间谁拥有、谁管理、何时、由谁使用它?
2024年12月12日,“798公共雕塑节”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10位艺术家(蔡坚、瓦吉科·恰齐亚尼、胡庆雁、李怒、梁硕、王画、王思顺、王郁洋、徐渠、尉洪磊)的雕塑作品于798·751园区的5大点位(电子广场、中心广场、同心广场、复兴广场、动力广场)与大众见面。
随着202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启幕,一场旨在推动公共艺术发展与交流的高峰论坛于9月26日在上海苏河湾中心42楼举行。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自2010年开展至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持久的雕塑双年展之一。
01:332024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策展人程婧谈展览中乔治·里基的风动雕塑(01:33)秋日的上海,漫步于静安雕塑公园,或是苏州河畔和南京西路,一些艺术作品往往不期而遇,在城市中,与人、与自然、与在地的历史,构成一场场“空间协奏”。
两年一度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如期而至,一场位于上海闹市的艺术饕餮盛宴铺排开来。9月25日,“202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2024 JISP)在静安雕塑公园及延伸展区——南京西路和苏州河静安段沿线开幕。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 杜绝滥建巨型雕塑等“文化地标”高达57.3米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99.9米的水司楼……近年来,一些城市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