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提到三个普遍史论者,却混为一谈,近代关于普遍史的论证方式至少有三种,这些论证都建立在对人性改造具有可能性的基础之上,也是文艺复兴以来高扬人性的产物,与中世纪的思路判若云泥。
民族主义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其代表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对民族主义做出过一个经典论断: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其合理性在于它给特定的人群提供了情感上的稳定联系,借此人们获得了生存上的安全感与归属感,特定人群对彼此也有了一种特定的认同感。
【编者按】2024年,我们目睹了一连串的“拍案惊奇”——俄乌冲突的战火延烧了两年多之后,乌克兰突然攻入了俄罗斯境内,至今俄军仍未击退攻入库尔斯克境内的乌军;特朗普与死神擦肩而过,陷入巨大压力的民主党临阵换将,却依然没能挡住他横扫七个摇摆州,以及共和党将参众两院“翻红”;以色列把古
在西方哲学的长河中,自我意识与自欺始终是引人深思的核心议题。从古希腊先哲对“认识你自己”的不懈探寻,到现代哲学家对意识本质和人性复杂面的深度挖掘,这两个概念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深刻影响着哲学思考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