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梅县松口,很多人会联想到繁华一时的松江大酒店和人声鼎沸的火船码头,无数华侨从这里坐船出海,走向世界。然而,这里还有一座形似宫殿的古建筑,里面藏着一段传奇的故事,这座建筑就是位于松口镇铜琶村的世德堂。
梅县松口的勤诒庄,又名“昭武第”,俗称“谢天昌”,占地面积约4300平方米,建筑投影面积约3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150多年历史的中型围龙屋。房屋结构完整,由两堂四横一围龙一化胎(俗称“花头”)和一斗方一池塘组成。
2025乙巳蛇年,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随着春节申遗成功,“非遗过大年”也火出圈。广东作为非遗大省,拥有众多与新年相关的非遗年俗或非遗技艺,在新年来临之际,南方网选出代表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的非遗项目,为广大网友呈现广东的非遗年味。
围龙屋是梅州客家民居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是中国围龙屋之乡,全市有围龙屋4000余座。其中有100余座被评为梅州市和兴宁市特色古民居,建筑年代都在百年以上。2009年,笔者参加了兴宁古民居调查,走遍了各个乡镇。
邹家围建造方位午山子向,枕山环水,东面尖髻山山脉来势雄壮,林木葱茏,山麓结基平整、宽阔,西面璜溪河绿水回环,左有狮山,右有象山,山峦如案,远处山峰成笔尖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财丁兴盛、人才辈出的理想屋场,是风水绝佳之地。
2月4日,年初七,梅州兴宁新圩镇新北村蓝塘彭屋举行传统的“上灯”习俗,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大年初七,在梅州兴宁新圩镇新北村传统的围龙屋蓝塘彭屋前,鞭炮声连连,人声鼎沸,这是村里“上灯”的日子。“上灯”是兴宁客家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当地有句俗语:“上灯大过年”。
羊城晚报《客家文脉》12月15日版面图 冬日梅江别样美□赖俊权(一)梅江,为客家母亲河,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的武顿山七星岽,经梅州五华、兴宁、梅县,于大埔三河坝与汀江、梅潭河汇合,始称韩江,全长307公里。
国庆长假,景点人流如织,我向来不喜欢凑热闹,于是到乡村探幽访胜。探访的地点,我选择去粤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客家围屋——崇林世居。崇林世居鸟瞰图因为工作关系,我以前到过崇林世居,但都是走马观花,未能看全。今次专为它来,决计进行一番深度考察。
麓湖山下南口镇侨乡村,风格各异的客家民居如珍珠般点缀着村庄。它们大多数以“庐”命名,让人联想到陶渊明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一带民居中,最有名的是坐落在村子西头三星山下拦腰河三星河畔的南华又庐。南华又庐俗称为“十厅九井”,有“屋中屋”之称。
提示:民国初期(1927年),兴宁永和镇石陂角发生一场张、何两姓惊心动魄的械斗,尔后引发双方打官司,状书递到南京国民政府第八民事法庭。那么,这场官司谁胜谁负、张何两姓最终能否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关于这个扑朔迷离、跌宕起伏,跨越年代长的故事,且让笔者为你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