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道教,估计很多游客都会对它感觉比较陌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主要是它没有佛教那么盛行。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汉代黄老道家思想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及鬼神信仰,于东汉末年形成的。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在隋唐北宋达到鼎盛。
图为游客走进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参观。刘力鑫 摄图为游客在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内参观展出的文物。刘力鑫 摄图为游客参观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刘力鑫 摄图为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的文物《绿釉骑凤仙人》。刘力鑫摄图为游客在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内参观展览。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几千年来,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道教以修仙了道,济世救人而闻名于世,其修行大都依附于名山大川和宫观道院。道教名山称为洞天福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重点宫观,具体如下。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
本文旨在客观呈现历史无意对任何宗教信仰进行评判这座道教宫观人们花了至少一百二十年才建好它又花了至少十年来拆解它、再重建它它的开局皇恩浩荡、万众瞩目但一生来就是下坡路永乐宫一座权柄上的道场人与人、人与天轮番登台,斗法较量(请横屏观看,永乐宫的一生,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它是我国
著名作家郑振铎在《永乐宫壁画》一文中曾写道:“永乐宫壁画其风格的高超生动,人物的传神达意、千变万化,题材的丰富多彩无所不有。值得我们美术家们、画家们、历史学家们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作家所指,为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壁画究竟何等旷世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