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8月2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成都先导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是DEL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之一,截至目前,公司的DEL库分子数量已超过1.
成都先导近期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截至目前,公司的DEL库分子数量已超过1.2万亿;通过系统化的库分子设计,增加合成分子骨架的种类超过6,000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分子药物的核心骨架以及临床在研小分子项目的大多数优势骨架,合成砌块接近4万种。
成都先导10月30日于电话会议中表示,DEL库筛选的速度快,周期短,一般3-6个月时长。之前的3年排他期造成很多高价值靶点无法有效利用DEL庞大的化合物库资源,为更多客户产生苗头化合物。目前成都先导1.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近年来,科研人员虽然在分子疗法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新发现的活性物质数量依然不足。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DNA编码化学库(DEL)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毕得医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聚焦于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依托药物分子砌块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等核心业务,为新药研发机构提供结构新颖独特、功能多样、品类丰富的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缩短新药研发上市周期,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国家分子药物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于2024年12月获工信部批复组建,由深圳市格必加分子药物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具体组建,是分子药物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化
今年以来,创新药企业出海再掀热潮。8月22日,成都先导宣布与韩国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Bridge签订合作研究协议。此次合作将基于从成都先导的DNA编码化合物库(DEL)中识别出的苗头化合物进一步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
据成都先导消息,近日,成都先导与辉瑞公司在适用于DNA编码化合物库(DNA-Encodedlibrary,DEL)的异喹诺酮骨架合成方法探索上取得重要突破——通过三价铑催化的碳氢活化反应成功实现了DNA上异喹诺酮骨架的关环。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用于DEL的合成。
随着药物研发需求的升温带动了关键原材料实验动物价格的大幅波动,像DEL龙头成都先导因为利润规模比较小,在研发支出加大、政府补贴减少、资产减值准备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年净利润预减55.75%到69.48%。
中证网讯(王珞)成都先导8月22日晚间发布2023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逐步恢复,基于DEL技术衍生的核酸新药研发服务及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逐渐显示出商业价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1%,净利润有所提升。
11月14日,“2024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在成都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等50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大会发布了“2024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系列榜单”,康诺亚、成都先导等成都生物医药企业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