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2022年发掘资料。资料显示,在西吴壁遗址揭露出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月5日对外公布了晋城市沁水县八里坪遗址考古发现和收获:该遗址是山西晋东南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多元文化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枢纽。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紧邻沁河东岸的高台地上。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吕梁市汾阳西外环宋墓 M60 发掘资料,该墓墓室结构完整,砖雕壁画精美,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墓葬时代为北宋晚期,对研究汾阳宋金时期的地望以及墓地可能的分布范围等增添了新的资料。
文博时空/文文博时空 作者 翟德芳结束了在晋南、晋中的多日奔波,我终于进入太原。到达太原的第二天,我就来到山西博物馆,寻找那些我在地方上看不到的文物。十年前,我就留意到,有报道说在山西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一个不见于史籍的西周时代的国家,这个国家名为“霸国”。
中新网太原4月8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对外公布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33号墓的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专家认为,该墓主人应为西周中期霸国中等贵族夫人。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33号墓的墓室。
来源:【人民日报】牛秀平(左二)带领学生在蒲州故城遗址进行考古工作。 王志强供图在2022年度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的30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探掘专业技术人员牛秀平便是其中之一。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发现金代墓地,因墓地里出土的墓志、题记在同时期墓葬中较为少见,这为研究古代墓葬文化和历史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认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元代壁画墓发掘资料,2017年6月到9月,为配合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校区内勘探发现的20余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元代墓葬2座。
中新网太原3月13日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对外发布山西陶寺北墓地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该墓地发现典型晋系青铜器,并发现楚、齐鲁等文化风格铜器,印证了两千多年前的文化交流。陶寺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7.5公里处,该墓地位于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总面积24万平方米左右。
山西借助考古手段重写山西陶瓷史,发掘的三个窑址有两个进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 年 5 月 18 日,山西博物院《陶冶三晋——山西古代陶瓷特展》,以山西陶瓷的考古发现为基础,曾展出了中国国内38家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山西古代陶瓷代表作品共 200 余件。
2018年10月31日成套的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漆纚冠,铜印、玉印、串珠今年夏天,这些汉代文物从太原东山古墓中重见天日,并将于近日发布最新信息。此次发掘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最重大的发现是——古墓出土大批木质简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