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命运女神垂怜于他,1928年,毛主席带领工农革命军杀到了朱培德的跟前,并俘虏了一批俘虏,这乌泱泱的人中就包括谭甫仁,谭甫仁灵机一动,当场唱起了《国际歌》,从而引起了革命家的注意,从这之后,他在毛主席的带领之下,真正意义上开启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接电话的秘书一听42号楼院,知道是军区政委谭甫仁的住处,随即反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打枪?”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清查工作首先在军区大院内进行,无论资格多老,地位多高,都必须交代谭甫仁夫妇遇害几个小时前后人在何处,谁可以证明。
1970年,谭甫仁中将和其夫人惨遭枪击,周总理下令:查明真相。1970年的一个寒冷凌晨,昆明军区大院内突然爆发了枪声,打破了宁静的夜空。当地时间凌晨5点,一场未曾预料的悲剧在42号楼上演,中将谭甫仁及其夫人惨遭枪击,血洒家门。
“君子不与小人斗”,这是来自生活中的俗理,因为小人被逼急了也会狗急跳墙,作出毫无下限的事情。新中国建国以来,发生了一场耸人听闻的刺杀案,这其中就涉及了好几个生活中的小人,他们在生活中郁郁不得志,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他们的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而犯下大错。
鲁迅曾经说:“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自人类诞生之日起,革命家便永远存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各种变法层出不穷,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甚至将革命与改革当成毕生的使命。作为革命道路上的先行者,谭甫仁曾经为中国做出巨大的贡献。
前言1927年6月,谭甫仁从家乡广东城口镇去了武汉,之后跟随革命部队一路南征北战。时间长了,他也想回家看看。毕竟家乡有牵挂她的母亲和大姐(童养媳),但因军队里的工作繁重,使他抽不开身。1950年,万山群岛战役胜利后,在上级组织的再三催促下,谭甫仁决定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