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 “20后”抗美援朝。爷爷讲到动情处,眼睛红红的“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最低温度零下45度,当时粮食供不上,一个人发三个土豆,我们把土豆放到咯吱窝里暖,暖一层,啃一层,一个土豆几个小时都吃不完,一个星期就吃两次饭······”在爷爷的眼神里看不到忍饥挨饿的委屈,只有坚定向前的英雄气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连年的战乱又遇上匪患横行,西北一带的老百姓遭受着饥饿、贫穷、死亡的威胁,生活十分艰辛,1933年出生的爷爷刚好经历了这段难忘的苦难生活。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老百姓的日子逐渐好转,人们重新对生活燃起希望,脸上洋溢起笑容。
父亲展示刊登有他照片的老画册图中拿着照片的老人是我的父亲邓彰德。他1951年随部队入朝,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近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人民日报新媒体等发起的“送烈士回家”网络活动正在开展,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今天,从退役军人事务部传来好消息,2020年归国的第七批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有4位烈士正式确认找到了亲属。
我的爷爷名叫雷元寿,1931年出生于留坝县城关镇大滩村,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思维依然清晰,只要一谈到当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就十分精神,炯炯有神的双眼将我带到了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时的场景。
中新网临沧10月28日电 题:不同“战场”的爷孙俩:以身许国、艰苦奋斗精神在传承。张国强介绍,自己的爷爷今年91岁,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曾参与了抗美援朝中的多次战役,先后两次负伤,七处枪伤,荣立一等功两次。
再被点赞!人民日报评沈阳“城市家书”凝聚文化力量弘扬美德大爱今年3、4月份,在辽宁沈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时刻,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发出致沈阳市民的3封公开信,号召大家积极配合支持防控工作。3封信,有客观理性的要求,有贴近人心的温情,打动了许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