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年,国家都会在3.15晚会公布某些“不良商家”,并进行整改、处理。此次3.15,有记者对河南一些地区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加盟店进行暗访、调查,发现杨铭宇的后厨在处理食材方面,竟然把隔夜食材随意使用,哪怕鸡肉发酸、牛肉变色,也都是简单的清洗过后,继续用于制作餐食。
【经济观察】原标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能仅靠“3·15”杨召奎灭不了火的灭火器、不防火的防火玻璃、用劣质槽头肉制作的梅菜扣肉、“喝了能回春”的听花酒、充满“套路”的婚恋平台、频频出现异响的宝马车……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系列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问题。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多起事件:翻新卫生巾、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啄木鸟维修平台乱收费、保水虾仁等。对此,已有多家涉事品牌陆续回应。浪莎:正在调查报道截图(图源:央视财经)晚会当中,曝光了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的问题。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啄木鸟维修平台乱收费、 “保水虾仁”浮出水面、 “电子签”高利贷被曝光、信息黑洞窃取个人隐私、起底骚扰电话黑色产业链、警惕“手机抽奖”新套路、市场公然售卖非指标电线电缆。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依然是监管部门展现效率和涉事企业展现道歉能力的时刻。
原标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必都等到“3·15”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之一,不应该只是“3·15”的专属议题,而应贯穿全年,落实在每一天,实现常态化监管,让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无空窗期。
今年央视“3·15”晚会前夕,大量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领域乱象,杨铭宇黄焖鸡一夜“黄”了,沪上阿姨某门店被立案调查登上热搜,小龙坎也陷入“剩菜回收”质疑。曝光过后如何跟进处罚、重塑消费安全感,也是消费者关心的事。
短评 央视“3·15”晚会的舆论热度还在延续。据最新消息,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各地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从严从快处置曝光问题,各地监管部门火速行动。或直接查封涉事企业,控制企业负责人;或查获涉事企业问题产品,开展调查询问、取证固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