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终究是美好的——我的30年从教信仰文|张克运(重庆市七十一中校长)老老实实在教育的田野上耕耘了近三十年。跟农民种庄稼一样,辛苦劳累的目的是收获。但是,收成几多,却无法像农民那样掰起指头算得清楚,也无法用衡器称量出来。个中滋味,只能个人明白。
大众网记者 王丽臻 东营报道为了帮助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大众网东营频道推出一档全新栏目——《名师访谈》。该栏目将邀请来自各界的精英教师,他们将分享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到的学习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与生活的指导和灵感。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胡泉从手工刻写试卷到智能大屏黑板;从单方面输出知识到激发学生主动乐知探索,从单一分数到“强基”“综评”多元录取……从教40年的桓台一中数学教师苏同安告诉记者,回望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用“物非人是”来概括——环境、技术、教学方式在发展中变化,不变的
【开栏语】语文应该学什么?语文课应该怎么教?是由来已久的话题。业内人士指出,今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呈现出三大新气象:突出以考生为本的理念,为考生展示自我提供更广的平台;坚持“能力、文化”双重立意,考查更为全面、宽广、灵活;突出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倡导阅读经典著作。
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意义,可以说出很多,至少对于新教育实验区而言,新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让许多教师感受到了职业幸福。对很多人来说,教师专业成长往往是名词性短语,如学校举办了多少场培训,教师听了多少场讲座,区域培养出多少名师。
乡村教师杨琨心中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乡村学校的语文教学也能走在中国教育的前列;有一天,乡村学校的老师也能创造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有一天,乡村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同步时代的优质教育。“要想实现‘有一天’,必须努力每一天。”杨琨说,育人者先立己,是乡村教育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