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然而,在人们惯常的印象里,和尚都是圆润的,胖乎乎的看起来很讨喜,比如《西游记》的唐僧,是众妖怪争相抢食的对象,如果唐僧生的面黄肌瘦,又怎能激起妖怪们的食欲呢?
青灯黄卷,暮鼓晨钟,是受戒禅修,修行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喝酒吃肉,是谁规定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僧人不能喝酒吃肉,并不是佛经里严格要求的。在南北朝之前,僧人其实是很洒脱随性的,能喝酒能吃肉,还能授室子。和尚不能喝酒吃肉,原来命令是这个皇帝下的。
前言每天吃素也会胖?在众人的印象中,和尚是吃素的,但是在影视剧中甚至是现实中,你会发现有些和尚是胖的。在现代社会还可以理解,哪怕不吃肉,但有充足的植物油。可是在古代,油水少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将自己养成胖和尚的呢?他们的伙食又究竟是怎样的?一、谁说和尚不吃肉?
我们都知道,出家人不能吃荤腥、不能喝酒。实际上,“荤”这个词无论是在戒律原文里,还是在中文里,指的都不是肉,而是味道浓烈的蔬菜。中文里,“腥”这个词指的才是肉。佛教中的“荤”大致包括蒜、葱、韭菜等,是怕味道影响修行的环境。那么很多人会问,那鸡蛋呢?我们知道,鸡蛋是母鸡的卵细胞。
@灵石资寿寺迎来一名4岁半的“小和尚”,名叫可乐,由于天性调皮,父亲希望他暑假到寺庙修身养性。小朋友举手投足间的萌态瞬间融化了各位出家人的心。在这个假期里可乐会跟着师父学习国学、辅修孝道,体验别样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