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济宁曲阜尼山举办。6月23日,新黄河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济宁港航龙拱港,采访调研龙拱港发展情况。堆场内,一辆辆HAV无人集卡有序运行,凭借北斗导航、5G通信、多传感器融合智能感知,实现车辆任务分配、路径自动规划。
2022年2月,济宁市党代会、人代会部署强力攻坚现代港航物流,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畅通国际大通道、形成开放大格局。作为济宁能源重点打造的“智慧化集装箱示范港”,龙拱港从一个传统的件杂散货码头,蜕变成一个现代化的集装箱港口。
【编者按】“运河之都”山东济宁,当下正在高规格系统构建内河航运体系,立志打造北方航运中心。澎湃新闻特推出“读懂城市”系列报道,深度解读济宁如何再现“运河荣光”,此为下篇。5.龙拱转身梁山港之外,龙拱港是济宁能源近几年来另一个“得意之作”。
“呜——”随着一声高昂的鸣笛声回荡在大运河畔,9月9日上午,一列满载五十节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龙拱港铁路专用线集装箱装卸作业区,龙拱港铁路专用线迎来了首批货物。这标志着济宁港航龙拱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行,龙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启动。
年关将至,山东济宁港航龙拱港的集装箱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岸桥正在高效作业,一艘艘货轮在码头的泊位上有序装卸,乘风起航,顺着运河航道,通江达海,贯通南北。现代港航物流依运河而兴,强势崛起,让千年京杭大运河焕发经济新风貌。
3年前,济宁龙拱港还是一个仅有3个传统散货泊位的小港,而今,龙拱港已成为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这一华丽变身的背后发生了什么?4月28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走进济宁龙拱港,探究其华丽变身背后 “智慧”和“绿色”的力量。
“出发!”10月15日下午5点,随着对讲机里传出的一声吆喝,一艘满载着2000多吨化肥的集装箱货船慢慢驶离龙拱港,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南驶去。“7天700公里直达上海,集装箱经转运后由江出海,最后运抵越南。
京杭大运河的支流龙拱河畔,一个智慧化集装箱内河港口已然成形,自动化轨道吊升降腾挪装卸集装箱,无人集卡满载集装箱来回穿梭在港口和堆场之间,货船、进港的火车和汽车鸣笛声交织回响,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济宁市主动融入和服务交通强国、贸易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紧抓内河航运上升省级战略机遇,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做大做强港航物贸,深度挖掘产业资源,推进“航道网、港口网、物流网、产业网”四网合一,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大众网评论员 朱仙娉 李慧千里运河,奔涌不息。“居运道之中”,使济宁占据地利,成为“运河心”。古有史料记载,在济宁城南运河东岸和南岸,“官舸商舶鳞集,麻拥于济城之下”。从历史中流淌而来,今日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卷厚重的历史文书,一轴壮阔的波澜画卷,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