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于6月10日完成海上安装,在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精准就位,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19日,记者从浙江海事局获悉,中国首创的筒型基础专用浮运平台“天河长龙—南方号”当日在宁波海事巡逻艇的护航下顺利驶离宁波象山港,前往广东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并将应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塔基础的浮运和安装下沉辅助。
5月27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周年庆主题活动暨大型养殖工船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在青岛海天中心举办。同日,国信养殖工船新一代标准化船型——“国信2-1号”“国信2-2号”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建造签约。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之前,网上有一张海军司令撑伞的照片,传得十分火热。原因是司令伞下这人,不是什么高官,只是一个少将,官职要比海军司令低得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举动?了解这位少将的贡献,你就不会奇怪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开拓二号”深海采矿机器。新华社发“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央视网“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新华社发深地、深海、深空(简称“三深”)是人类孜孜以求探索的领域,开发“三深”空间和资源是人类的夙愿。
“海洋十年”先锋队——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是创新“明年是新区获批十周年,要继续扩大中心国际影响力,提升青岛论坛层级和展会能级,为海洋产业搭建交流、交易的国际化平台,促成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落地……”12月20日下午,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的一次工作专题会上,“海洋十
海报新闻记者 贾小亿 付三义 日照报道走进山东港口日照港货运码头,一列列集装箱摆放整齐,无人驾驶的货运车有序穿梭。近年来,山东港口日照港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全面推动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跑出了“数智化”加速度。
央视网消息:辽阔的海洋正在成为丰茂的蓝色牧场。挺进更深更远的海域,才能让蓝色粮仓更加充盈。而壮大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对于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来说至关重要。10月的早上,一场海上的收获正在进行,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正在提网收鱼。
来源:人民日报 观察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可以直观感受中国经济脉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在山东东营,相关部门牵线,帮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高校+央企+研发机构”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多方助力企业突破研发瓶颈。
从昔日“叹零丁”,到今日“跨伶仃”,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30日,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从此前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11月17日在广州入列,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研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综合性能全球领先,大幅提升了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打造了向地球深部进军、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大国重器”,有望率先实现全人类“钻穿地壳进入
从三亚乘直升机飞行大约50分钟后,记者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看到一抹明艳的黄色。直升机舷窗下方,一座“巨无霸”越来越近,其上方伸出的“铁臂”,正将一把燃烧的火炬高高擎起。这就是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负责人介绍企业的红色信物,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