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发展风生水起,付费模式饱受争议。最近,“捡垃圾式刷短剧”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想追剧,又怕被“套牢”,只好“这里刷一集,那里刷一集,拼拼凑凑大结局”。看似玩笑,却道出消费者对短剧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凸显短剧付费模式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追剧一时爽,付费套路广。
最近,抖音继快手之后也进行了付费短剧模式的相关测试。点开某创作者主页,“付费”二字标示在部分剧集的左上角,只有付费后才可进行观看,每集需要花费10抖币,也可一次性购买全集。付费后的短剧可以多次重复观看,不受限制。这并不是短视频平台首次推出付费短剧。
要说最近备受观众喜爱的视频产品,短剧绝对是“断层第一”。相比较以往的视频产品,短剧大多在各种小程序、短剧App和其他社交媒体视频平台播放,单集时长1到2分钟,剧情节奏快,还夹杂着大量反转,让不少网友直呼欲罢不能。不过,随着短剧的风靡,其付费模式也饱受争议。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图:消费者付费观看占比。 资料图片近年来,我国网络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但是,行业火爆的背后,也难免泥沙俱下,部分微短剧制作粗糙。8月28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微短剧消费调查报告。
近日,“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月薪5000元看不起付费短剧”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将短剧行业的暴利展露人前,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记者调查发现,微短剧爆火背后隐藏着不同平台收费标准不一、部分剧集重复收费等乱象。
来源:人民邮电报 《闪婚老公是豪门》《闪婚老伴儿宠我上天》《隔辈亲之千亿萌孙来报恩》……中老年霸总甜宠类短剧火爆全网,剧情吸引了许多中老年人通过各大平台付费观看。然而,短剧平台自动续费、虚假宣传等问题也随之暴露。“钻石”不值钱了?
短剧发展风生水起,付费模式饱受争议。最近,“捡垃圾式刷短剧”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想追剧,又怕被“套牢”,只好“这里刷一集,那里刷一集,拼拼凑凑大结局”。看似玩笑,却道出消费者对短剧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凸显短剧付费模式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追剧一时爽,付费套路广。
近日,安徽的赵女士(化姓)无意中发现,自己60岁的母亲今年6月份的微信支付账单高达近7千元。付款记录显示,单次支付金额为数十元,支付间隔约十几分钟,收款方大都为“XX视频”“XX剧场”“XX网络”等。沟通后赵女士得知,母亲是在充值看短剧。
“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入账4亿多”“爆款短剧编剧月入可超10万元”......近两年,凭借着反转与颇具戏剧性的剧情,部分微短剧收获了巨大流量,也展现了强悍的吸金能力。不过,微短剧背后也隐藏着不能忽视的收费乱象。
南方都市报2024年3月16日A13版。“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入账4亿多”“爆款短剧编剧月入可超10万元”......近两年,凭借着反转与颇具戏剧性的剧情,部分微短剧收获了巨大流量,也展现了强悍的吸金能力。不过,微短剧背后也隐藏着不能忽视的收费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