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体质虚寒的人,要多吃这一颗阳气满满的“温阳蛋”,多吃也不会上火!在日常饮食中,体质虚寒的人往往特别怕冷,脾胃也不能吃太寒凉的食物,但是万物生长的春天里,有一种天然的野菜,对体质虚寒的人特别友好,它就是艾叶。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寒潮来袭,手脚冰冷、胃疼、关节、腰背酸痛……冬天对于体寒的朋友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那么中医所说的体寒是种什么“寒”呢?体寒从何而来,又有哪些症状,我们能够如何调理?我们采访到了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的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明秀解答。体寒从何而来?
天气一冷,有人就“遭不住”了,他们开始出现手脚冰凉、面色无光、遇冷腹泻等问题,衣服越穿越厚,但身体却总是暖不起来。很多人说这是“体寒”了。那么,“体寒”到底是什么寒?又是怎么来的呢?寒来百病生中医认为,“阳虚则寒,阴盛则寒”。
今天(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确实有特定体质的人群与同龄人比起来怕冷,尤其是秋冬季更是明显,中青年女性更明显。从中医理论认识,这属于阳虚状态,但不是疾病状态。
虽然春天已经来了,但是伴随一轮又一轮的寒潮,很多朋友说得最多的还是“为什么这么冷”。怕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怕冷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中医认为怕冷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阳虚。阳和阴既对立又统一,只有它们相生相长,才会在人体内达到动态平衡,身体才健康。
文 / 杨坤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一些怕冷人群:无论春夏秋冬,都容易手脚冰凉。即便在炎热的夏天,这类人依然觉得浑身发冷,穿着厚厚的衣衫。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这种“怕冷症”呢?阳虚者易全身发冷怕冷,在阳虚体质的患者中最为常见。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春天能够顺应时节,通过一些方法合理的养生,对我们的身体会大有好处。中医认为,春季泡脚可以升阳固脱,意思是在春暖花开的春天,泡脚有助于身体内的阳气生发,还可避免过度耗散精气,能量外泄。
阳气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靠的是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万物,同样我们人的体内没有阳气就不会有生命,《黄帝内经》有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这也是我们把寿命叫做阳寿的原因。
“阳虚体质”,顾名思义就是身体里的阳气虚弱。五脏之中,“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本,所以说阳虚体质的朋友养生重在养肾。那么,该如何养呢?起居养生1、睡眠阳虚体质人睡觉喜欢蜷卧,且因容易夜尿频繁,影响睡眠。因此,阳虚体质者临睡前尽量不要饮水,且睡前要将小便排干净。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中医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下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健康吉林12320”咨询专家、长春中医院平阳部脑病科主治医师邸程程,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12320健康热线”栏目,专题讲解“春分如何养生”。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