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以后就不算是公司了吗?国有企业单位的改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国企的投资可能转变成为股份制,但整体上大多数国有企业单位的改制都是完全还是由国有控股,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占有绝大部分的股份一般都是51%及以上的水平。
改制企业面对问题及应履行的义务目前,国企进行改制中存在方案不完善、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不合规等问题,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制后如何被安置问题成为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果职工安置处理不当,必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损坏企业形象,影响社会安定。
近年来,面对各种“难上加难”的事情陆续出现及爆雷。各个方面开始再次“定位国企”。不少普通老百姓,也“回忆热议”真正的“国营企业”时代。关于此问题,这些年,不少普通老百姓经常发问:“好端端的一些大国企,怎么突然就消失了?”说白了,就是大批量地方国企私有化问题。
我们还知道,小县城正副科级公务员岗位总共也就那么多,而领导干部的年轻化已经形成制度,到了一定年龄,几乎都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让有能力的更年轻的人上去,这就是人们说的所谓的改非,即退下领导岗位成为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19年6月22日,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健全清算注销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退出机制;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近年来,仍有部分“改非”干部改了样,当起了“甩手掌柜”,光指挥别人,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这既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更是执行落实的最大障碍。“改非”干部作为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地方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