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3.78吨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于当月14日顺利实现月面软着陆,随后释放“玉兔”号月球车。不知不觉中,这个时间,距今已快8年半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嫦娥三号登陆平台仍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当中。
快被大家遗忘的嫦娥三号居然还活着,并且还能工作,听到这个消息着实让人惊讶了一把。其实嫦娥三号能实现长寿命,不仅仅是因为安装了同位素热源也就是核热暖宝宝,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一套高效的月夜生存系统,未来恐怕很多国家都会模仿嫦娥三号。
图片来源:央视直播截图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师孙泽洲透露,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已经(在月球上)工作超过9年。
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6日抵达月球轨道,开展嫦娥三期工程中的第二阶段“落”,12月14日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虹湾区,成为1976年的月球24号后首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分别搭乘安-124和运-20飞机抵达海南美兰国际机场随后通过公路运输方式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嫦娥六号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为了探索这个抬头可见的神秘存在我国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CCTV国家记忆在国家博物馆,有一座青铜尊造型的人造水晶,当中放置的一捧细沙是编号001的100克月球样品。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自主获取的月球样品,与40余件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共同见证了中国如何一步步实现探月梦想。1956年,党中央作出决策:要建立中国独立的航天事业。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后续,着陆器将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
央视网消息:“从“嫦娥一号”飞向月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我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的话令人印象深刻。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完成绕月探测,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揽月的世代梦想。
月球探测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来源:【黑龙江日报】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来源:央视网今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总台用AI生成技术打造了虚拟的月球环境,一起去看中国人20年来走过的不寻常的探月路↓中国人对深空的探索是从月球开始的。而今年,正好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也就是嫦娥工程立项20年。2004年立项,2007年“嫦娥一号”就实现了绕月飞行。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北京时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嫦娥三号着陆的地方,是中国在月球的首次着陆,我们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报,把着陆点的位置称为广寒宫”嫦娥三号着陆点被命名为广寒宫 。不管哪个国家看到月球的地图,这个位置都叫广寒宫,我们的神话传说也在月球上真实地实现了!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题:“嫦娥六姑娘”如何平稳飞进“广寒宫”?记者 郭超凯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嫦娥六姑娘”这稳稳的一落看似轻盈轻松,却蕴藏着科研人员的众多智慧和积淀。
近期印度和俄罗斯相继进行的月球探测任务又一次让“探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月球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几乎每个国家的神话故事里住在月亮上的神仙都是神秘、美好、纯洁的代名词千百年来人类为了触摸到这个抬头可见的神秘存在做出了无数的探索直到最近一个世纪我们才能够真正靠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