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热门综艺节目《再见爱人》的播出,NPD作为一个心理领域的流行词进入大众视野,引起网友的热议。有人能细数NPD的特征和危害,有人能快速辨别电视上的明星艺人、身边的朋友伴侣谁是NPD,也不乏有人一头雾水:PUA刚搞明白,NPD又是个啥?
在近期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中,杨子的一些发言引起网友热议,麦琳的相关话题更是频频登上热搜,两人均被网友“确诊”为NPD。而在另一档综艺《花儿与少年》中,周雨彤在节目里的一些争议行为也引起了网友关于NPD的讨论。那么NPD究竟是什么,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遇到NPD该怎么办呢?
但是要看到,许多博主并不具备心理咨询相关资质,他们以“XX障碍的8个常见表现”“5分钟确诊XX心理疾病”等标题引流,抓取一些浅层化的行为特征,就草率地给网友下了诊断,让人“刷手机10分钟,确诊一身病”。
反制NPD的另一方式。反制NPD的另一方式:强势诱导模式。·步骤1.当NPD主动找你复吸时,观察其需求暴露程度,比如:是否放低姿态,是否明确挽回。如果这些都没有,只是骚扰试探,你需要立刻切换至"受害者模式"+"后撒"。
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总台记者谭瑱 刘颖超 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比恶魔还可怕的NPD,擦亮眼睛赶紧跑”“6个信号证明他是NPD,快来测一测”……NPD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近年来,包括NPD在内的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网络上关于“诊断
缺乏临床经验的普通人对症状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如何认出身边的NPD?参照这八个标准》《NPD的微表情是怎么样的?》《分享我逃离NPD的三个诀窍》……继PUA(指一段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操纵和精神控制)后,伴随着一系列综艺节目的热播,NPD成为又一个被热议的心理学名词。
王铎 绘“你家孩子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吗,快来测一测”……近期,一些打着所谓在线诊断心理问题旗号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在线“诊断”将严肃的心理健康测试娱乐化、绝对化,而背后则另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