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近期进行了3·15系列调查报道,一批存在问题的企业被曝光,经过一周多的时间,部分消费者反馈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也有部分消费者拟进行法律手段维权。第一财经记者经过调查后发布了《聚焦3·15 |婚介“套路”大调查:花近2万元仅介绍3人,消费者维权无门》。
希望脱单的人士倘若正在寻找婚介服务,那么签订婚介服务合同前,一定要擦亮眼睛,找个诚信的中介。这份“避坑”六招,是老陆赶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听取了上海市婚介协会意见后编写的,相信会对有需要的人士有所帮助。
去婚介机构找对象,没想到,对象没找到,也不给退费。提起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市民丁女士感到心里很憋屈。去年3月份,丁女士萌生通过婚介机构扩大择偶范围的想法,经过挑选与市内一家婚介机构签订了婚介服务合同,并支付28880元的服务费,购买了婚介机构的“尊爵会员”服务项目。
近日,市民政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网信和通管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首个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指引,从婚介机构经营主体视角出发,聚焦婚介机构从成立到运营的全流程,包括机构成立、信息核验、营销管理、收费管理、服务规范、信息保护与监管、服务纠纷处置等关键环节,覆盖全流程、聚焦关注点,鲜明告知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花了5万元购买婚介机构的服务,后悔了可以要求退费吗?近日,上海市民政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首个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指引,设立3-7天“消费冷静期”退费制,为婚介服务兜底。
警惕口头承诺。谨防婚介机构宣称的“包成功”“包找到”“包结婚”“包满意”等承诺。这些承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且口头承诺没有落到具体合同条款中,无法作为维权的依据。看清签约主体。消费者作为合同签订一方,要尽到注意义务。
编者按:维护消费者权益,守护消费安全。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央广网武汉8月6日消息(记者左洋)“1998年,独生女,在银行工作,年收入15万元,性格温柔,会做饭,消息秒回,蹲一个性格好,有上进心,对待感情真诚,心细温柔的男生。
“帅哥,办理我家vip卡吗?我们会为vip会员介绍更优质的佳丽还会教你形象管理,还有恋爱‘秘籍’哦!”婚介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寻找匹配对象,成为不少单身人士寻觅良缘的选择。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红娘”机构,当遇到服务“打折”,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