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新华社记者刘诗平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淮安8月16日讯(记者 朱晓航 视频剪辑 项佳丽)立交桥很常见,水上立交你见过吗?8月14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采访团走进江苏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感受亚洲最大的水立交工程的巍巍壮观。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已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载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
陆地上的立交桥很多,你见过水上的立交桥吗?8月14日,是“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的第二天,来自中央、省属、地方的20多家媒体来到“运河之都”淮安。当天下午,采访团来到了位于苏北灌溉总渠的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
中新网扬州8月16日电(张子怡)站在亚洲最大水上立交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千年运河与淮河是如何在这里实现交汇,而又互不干扰?近日,记者跟随“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江苏淮安的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进行实地探访。
淮安,是我这次旅行,整个行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来我要在这儿呆3天的,但因为工作原因,我必须在今天全部跑完,所以,早上7:41,我没去逛信坝,也没等渔文化博物馆开门,就马不停蹄的离开洪泽湖古堰景区,直奔高良涧闸了。
8月14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水上立交,在河道纵横处看运河风光。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水上立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建成于2003年6月,主要作用是保证淮河入海水道行洪和大运河通航互不影响,是亚洲最大的水立交工程。
沿湖大道宁启铁路以南段建成通车。孔生摄原文标题:沿湖大道宁启铁路以南段建成通车中国江苏网10月31日讯:记者昨天采访时看到,经过施工人员全力奋战,沿湖大道宁启铁路以南段已建成通车,运河路再次向北延伸。而根据相关计划,作为沿湖大道邗江段部分,将继续向北延伸20多公里。
中国日报8月14日电 8月14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江苏淮安市,探寻大运河遗产魅力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2500 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扬州邗城脚下至淮安城北古末口的最早的人工运河——邗沟。
来源:【淮安日报】9月初,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河道纵横、绿地如茵,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大运河立交巍然屹立。沿着运河驶来的船舶,借由立交的上部航槽,大步“跨”过淮河入海水道,畅行南北。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新华社记者刘诗平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