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中国,风云变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走向终结,同年1月24日,第八军主力在元江遭遇重创,大部被歼,唯有七零九团团长李国辉带领的千余残兵,侥幸从枪林弹雨中突围而出,等待他们的不是重整旗鼓,而是更为凶险的逃亡之路,他们一路向南,目标是中缅边境线,试图在异国他乡寻找一线生机。
李弥是黄埔四期的学生,蒋介石忠诚的学生,但后来的整体表现却并不亮眼,他本人逃走之后,残存的部队就逃亡了缅甸,虽然国内战争打得一塌糊涂,但是在缅甸那可是嘎嘎乱杀,这支1500人的残部,由709团团长李国辉领导,吸收了败退到缅甸的一些散兵,组织了一个临时指挥部,命名为复兴部队,随即开始收编当地的土匪和地主武装,迅速的将部队扩充到了3000多人,而他们活动的地方,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金三角地带。
1941 年,在日本扶持下,昂山建立缅甸独立军,在二战期间还曾与中国远征军作战。从某种程度而言,彼时 “30 志士” 带有日本 “带路党” 色彩,昂山也被视为日本扶植的工具人,并由此获得 “昂山将军” 的名号。
50年代初,李弥留下的几张军旅照,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弥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看起来笑容满面,这一年的李弥五十岁出头,作为一个败军之将,李弥此时又被任命为“救国军总指挥”,主要活动于中缅边境,伺机窜扰云南边境。
1951年春天,当退逃越南、老挝境内的国民党军残部和土匪不断窜扰云南边境的时候,位于缅甸境内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军残部也蠢蠢欲动。“金三角”原是一块很小的地方,它是位于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的一块权属缅甸的冲积三角洲,长约40公里,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